120帧医学调查报告:为清晰服务 但非唯一变量
\n \n李安新作海报
1905电影网专稿 冬意渐浓,双十一又来了。大约十年前,这个日子被以高校生为领袖的网民命名为“光棍节”,是一个全民矫情的狂欢。几年前,马云把它变成了“购物节”,是一个全民剁手的狂欢。如果2016年被称为高帧率影片的元年,那么今年的双十一便有理由变成一个与“120帧”有关的节日,因为这天,《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正式上映了。
在这一天到来之前,“120帧”已经成为最近一段时间最IN的行业热词,从先期纽约试片的褒贬不一,再到11月6日北京试片的广泛好评,这几个带着浓厚精英气息的字符,几乎变成了“电影技术革命”的代名词。然而严格意义上说,《比利林恩》带来的视觉性革命,其实来自于多种参数的配合,就连单独提出“120帧”都是不正确的,因为帧率这个参数的单位是帧/s,或者叫做fps,也就是Frames(帧) Per(每) Second(秒)……
李安导演与乔·阿尔文、李淳亮相《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首映红毯
如果你不是个技术控,相信读到这里就可以去寻找关闭页面的那个叉了。当然,本着科技以人为本的原则,所有电影技术的革新,最终目的都要落到人类的感知上,否则将失去意义。那么,《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所采用的新规格,究竟能为人类带来何种不同体验呢?而视听体验这种感性认识,能否摆脱空泛的形容词,找到更有说服力的证明呢?我们从医学角度请教了一些科研人员,试图能获得不一样的答案。
余晖的魅力:24格真理 只是一场错觉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电影的帧率都是24fps,这个数值来源于一种叫做“视觉暂留”的生理现象,这种现象还有个比较好听的名字,叫做余晖效应。根据眼科博士雷医生的解释,人体是一个充满局限性的生命体,比如视觉神经就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当光照射在视网膜上之后,所成的图像会在大脑中保留一段的时间,也就是说我们看到一张静止的照片之后,在规定时间之内即便这张照片在现实中消失了,在大脑中还没有消失。
电影,其实是人类的一种“错觉”
因此,如果我们用一定的速度连续拍摄一组照片,再用这个速度不断更换这组照片,我们的大脑就会认为看到了一个“运动的画面”,而不是一组静止的照片。电影就是这样一组静止的照片,换言之,其实是人类的一种“错觉”。
研究表明,活动图像的帧率至少为15fps时,人眼才有图像连续的感觉;在25fps时,人眼才感受不到闪烁。过去电影采用24fps,因为这是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能够让人眼认为画面连贯的最低标准,由于被广泛使用,还有人因此把电影称为“24格真理”。而120fps的电影,即便慢放5倍,画面依然可以达到普通电影的标准,反证便可知其正常速度播放的流畅程度。
“其实视觉暂留功能的时间,在不同的研究中结果是不尽相同的,有的说是50毫秒,有的说是0.1至0.4秒,这个数值是有其他乐观条件限制的,比如说光线条件等。”根据雷医生的解释,我们不能单纯从帧率去判断人眼的接受效果,环境不同、图像生成的原理不同,都会造成视觉暂留时间的不同,因此相同的帧率在电影、电视和电脑游戏中的观感都是不一样的。
人眼的局限:帧率的高与更高差别不大
最初彼得·杰克逊的《霍比特人:意外之旅》采用了4K、48fps的格式,就被不少人指责为“不像电影像电视”,这是因为高帧率在高清电视领域实现得比电影要早,而电视的通用帧率是30fps(当然这个是美国的NTSL标准,精确为29.97fps,中国的PAL是25fps),120是24和30的最小公倍数,也就是说如果120fps能够普及,将通用于电影与电视的拍摄。
《纽约每日新闻》曾评价:《霍比特人》所采用的48FPS高帧率就像看一场高清橄榄球赛一样假
那么,人眼对帧率的辨别能力究竟如何呢?“其实我们的眼睛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敏感,尤其是现代社会能够做到健康用眼的人少之又少,即便是最理想化的肉眼,也未必能够明察秋毫。至于人眼对帧率的识别极限,至少在医学界还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结论,即便是有,实验环境跟看电影、电视和电脑屏幕时的情况也会存在不同的差异。”
雷医生认为,单纯从生理学角度看,人眼对24fps和120fps的辨识能力并不理想,然而根据笔者11月6日对3D/4K/120fps版《比利林恩》的体验,画面的清晰度和真实感确实与以往普通格式的电影有着巨大差别,雷医生的观点是:“相信提高帧率很改善视觉体验,但是你能保证两次体验仅仅是帧率改变吗?其他技术条件完全相同吗?”
没错,3D/4K/120fps格式是一个整体,《比利林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清晰感和真实感,4K的分辨率、28fl的放映亮度同样功不可没,只不过它们不像120fps这样横空出世,风头被遮盖掉了而已。4K的分辨率让每一帧图像清晰度更高,激光放映机的高亮度也显然更有利于我们看到画面本该有的样子,如果撤掉这些“乐观实验条件”,120fps想必会大打折扣。
副作用担忧:罕见严重眩晕 观看时长要控制
资深电玩玩家们都知道,有一种令他们苦恼的疾病叫做“FPS眩晕症”,在《阿凡达》上映时,还诞生了一个词叫做Avatarheadche,指3D电影造成的眩晕。包括去年大火的VR概念,玩家在游戏中产生的眩晕感至今未能得到完美解决。那么,当3D电影以4K、120fps的格式出现之后,这种眩晕是会加剧还是会缓解呢?在医学上,这也是一个复杂的课题。雷医生说:“有人看3D很嗨,有人却看得想吐,每个个体的反应都不一样。但是这个就有些超出眼科范畴了,跟人的平衡感、图像分析能力都有关系。”
《阿凡达》掀起了3D技术的革命
对此,神经内科博士徐医生也表示,3D电影带来的眩晕感情况复杂,不能一概而论,“大致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因为画面非常逼真,又有很强烈的运动感,人的视觉神经接受到了运动信息,但实际上人坐在椅子上,耳内的前庭器没有感知到运动,大脑接收到两种矛盾的信息就会产生一种眩晕的感觉,其目的是给身体提个醒,就好像我们的手被刺破会感觉到疼,就是大脑给我们的一种提示。”徐医生表示,这种情况的眩晕跟晕车、晕船原理相似,“但其实大脑的这种反应是可以通过反复适应而改变的,而且通常来讲这与具体的视觉信息内容有关,至少我个人认为,并不是所有画面都会给人这种错觉,而且相比于晕车的感受要弱得多。”
“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其实我们看3D电影的时候,不戴眼镜就会看到所谓的重影,这是因为3D电影的立体效果是利用左右眼的距离和视角差形成的,大脑接受到的是两个重合的图像信息,有时候眼镜的瞳距与人眼不符,图像就不能精确重合,人眼的焦距就会变的混乱。但是大脑融合图像的能力是有限的,跟画面的清晰度应该关系不大。”11月6日的试映会上,博纳老总于冬特别强调了造价100美元的3D眼镜,这种特制的眼镜,加上影片前期与后期的影像处理,就能有效地解决这种图像重合的问题。
而从当天的媒体评论上看,也很少见到眩晕加剧这种字样。这与李安面对3D的态度也有很大的关联,首先,他并没有像3D技术诞生伊始之时那样盲目追求超大视差,没有动不动就向银幕飞来尖锐物体;李安也曾多次表示,3D让他爱上了人的脸和眼睛,这种技术更适合于表现戏剧性的表情张力,而非动作大场面。因此,影片整体上表现出镜头的平稳和流畅,即便是我们在秀场和战场上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也没有令人难以接受的视角转移,这也形成了3D电影本该具有的舒适感。
不过,从用眼卫生的角度来看,3D/4K/120fps格式的确会引起一定的视觉疲劳。雷医生坦言,“人眼对环境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亮度和清晰度过高和过低都会造成疲劳,长时间疲劳还会引发疾病。但电影相对而言远不及我们的手机、电脑、电视,毕竟普通人不可能每天都在电影院里不停看电影,所以到现在医学界还有人在反对3D电视的普及,跟时长也有关系。”
[1905电影网]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n分享到:\n \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