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情况下,语言的这种演变过程只能通过研究历史来源重建,甚至根本无法重建。可这偏巧是旁遮普语特别的地方。它的声调出现得非常晚,可以从16世纪设计的拼写中推断其起源。我们在上文看到,有5个辅音字母可以触发声调,而另外5个不能,尽管两者的发音方式完全一样。
事情是这样的:简单地对比相关字母,我们可以发现,触发声调的辅音从前的发音跟如今不一样。在16世纪,字母?(也即触发声调的k音)代表/gh/,也就是/g/带吐气音。很明显,这个/gh/让其后元音的开头略微降低了音高。等到了某个时候,/gh/演变成了 /k/,较低的音高并未消失(但它本有可能消失——这些过程无法预测),反而在字面和象征意义上都变得更加明显。一些辅音发音的变化,给旁遮普语的元音带来了更多的音乐性。
低语、歌唱和赞美
声调是一些语言的迷人之处,但它也提出了一个尴尬的问题:这些语言怎样应对所需音高无法轻易发出的情况?这类情况之一,就是人们窃窃低语的时候。低声说话使得人无法改变声音的音高——如果你对此有所怀疑,请试着低声唱歌。这个问题在旁遮普语里应该不太碍事,毕竟,就算发音发成“平音”,它仍然能够被理解,使用无声调方言且不以之为母语(故此发不出声调)的人士都对此做了证明。对汉语、越南语和其他严重依赖声调的语言来说,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研究表明,在不同的语言里,答案各有不同。有些语言似乎根本做不到低声说话,所以人们根本不低声说话(或者即便做,也做得很蹩脚)。但中国人的确会低声说话,于是问题就成了: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原来,在汉语普通话中,每一种声调除了音高还都有细微差别,比如持续时间和响度。例如,去声明显比其他三声要短促。如果说话人稍微夸大这些次要特征,一个称职的倾听者就能理解那些不带音调的词语,尽管比正常情况下准确性略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