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生命顽强
顽强的生存能力是构成中国人其他特性的一个重要背景,而这个特性本身也值得我们思考。可以分四方面进行考虑:中国人的繁衍能力、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延年益寿的能力和康复愈合的能力。
外国旅行者对中国的第一印象通常是人口过多,似乎到处都挤满了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印象,是因为事实原本就是这样。日本看上去也人口过多,但是日本的人口密度显然比中国的人口密度低得多。在人口的相对密度和绝对密度方面,中国与印度最为类似。不过,印度的民族和语言多种多样,而中国的民族几乎是统一不变的。在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可以发现人口过剩的现象。即使有些地区人口稀少,但也能轻易找到造成人口稀少的原因。
令人魂飞魄散的太平天国暴动,小规模的暴动以及1877年到1878年蔓延五省的空前大饥荒,这些接连不断的天灾人祸致使中国人口锐减数百万。我们发现,战争给中国造成的创伤并不像西方预想的恢复得那样快,因为中国人极不愿意离开故土、投奔他乡。纵使如此,也不难发现,无论破坏力多么剧烈,也比不过强大的修复力。我们完全相信,只需几十年的天下太平与农业丰收,中国所有的地区就能从本世纪那一连串的灾难中恢复元气。恢复的前提条件已经人尽可知,不管是否愿意正视,都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在中国各地,无论城市和乡村,最引人注目的是成群结队的孩子,他们就像查尔斯·兰姆在抨击过分骄傲的母亲时所说的:“密密麻麻地挤满了所有死胡同。”靠什么办法给这么多的孩子提供衣食呢?这是中国社会永远解不开的谜。换句话说,很多孩子总是没吃没穿;但必须牢记的是,极端的贫困并没有明显减少中国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