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好景不长,就在陈独秀踌躇满志在《甲寅》杂志不吐不快之时,1915 年春夏之际,接到好友汪孟邹来信,告知高君曼染上肺疾,咯血不止,陈独秀不得不于6月中旬返回上海。
北大执教, 《新青年》大放异彩
这次从日本归来,陈独秀做出一个决定:创办一份爱国进步的《青年杂志》,即后来的《新青年》杂志。陈独秀将家搬到法租界嵩山路吉谊里21号,即与汪孟邹商量办刊事宜。汪孟邹的亚东图书馆此时已承担几本杂志的发行,经费困难,只好与群益书社联系。群益书社创办人陈子沛、陈子寿同意合作,但提出每月一期,只能付200 元编辑费与稿费。
“由于是新刊,不知销路如何,我们只能试着来。”
陈子沛表示,言外之意只能开出这个报酬。汪孟邹知道陈独秀一家四口生活无着,这笔钱虽然不多,但可以养家糊口,何况新办刊物确实风险很大,便与陈独秀商量接受了这个条件。
1915 年9 月15 日,由陈独秀主撰的《青年杂志》创刊号问世。陈独秀在创刊号发刊词《敬告青年》中写道:“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首次在中国举起民主与科学之旗帜,成为反封建新文化运动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