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特(Short)在1976年最早提出了社会在场(social presence)的概念,是指在CMC过程中,由于交流双方看不到对方,因此导致了很多线索的缺乏和流失。由于网络超空间的特征,网上交际是以身体缺场为前提的,这和传统面对面(FTF)的人际交往是不同的。媒介富有理论、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和社会线索减少模型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因为身体缺场,和面对面的人际互动相比,网络人际互动缺少了很多线索,这将导致个体在互动情境中对判断互动目标、语气和内容能力的降低,就会出现更多的去抑制行为和极端行为。去抑制性是指在网络条件下,由于网络匿名性和不完善的规范,导致个体对自我和他人感知的变化,从而使得受约束行为的阈限降低,导致偏差行为的出现。
这类理论从网络自身的特点出发,认为网络偏差行为是由于网络的特点造成的,然而它夸大了媒介的作用,忽视了个体在网络偏差行为过程中的主体性,因此这种理论是片面的。
(二)互联网团体层面
第二类理论从互联网团体层面出发,从互联网用户与网上团体的关系角度去解释网络偏差行为。里尔(Lea)等人在1992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认为偏差行为可以表现为两种:标准化的偏差行为和依赖于情境的偏差行为。在某些特殊的互联网团体中,偏差行为是一个标准,也就是说在这些团体中,所有的团体成员均表现出偏差行为,只有表现出网络偏差行为的个体,才能成为团体的一员。然而,里尔的观点只限于描述性的解释,偏差行为是因为要遵循团体标准,而这个标准又是从观察到的行为当中推测出来的,陷入了循环解释的圈子。在一些特殊的互联网团体中,偏差行为是一个标准,即只有个体表现出网络偏差行为,才能融入团体,成为团体中的一名成员(Joinson,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