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维修认为,人只有一种真正根源性和天赋的冲动——自爱。自爱是我们所有欲望和感情以及后天获得的气质的源泉。道德无非是教育人们在普遍利益中看到自己的个人利益。对奖赏的期望是道德的唯一动力。如果热爱德性不是于我们有利,就不会有任何德性。[19]
6.利己主义批判
在我看来这个理论是错误的,不能把自我的保存和发展说成是人类行为的唯一动机。说一个行为被自私的动机推动可以有两种意思:(a)行为者清楚地知道做这件事对他有利,因此而欲望它;(b)他欲望某些碰巧对他有利的行动而事先并不知道它们是不是真的如此。
(1)如果我们在第一种意义上解释利己主义,那在我看来,很多被称为利己主义的行动实际上是既不利己又不利他的,因为行动者常常并不意识到行动的实现的目的。一个动物采取一个自我保存的行动,可是我们并不能推论说在这个行动背后有一个利己的动机。猫追逐鼠的时候,实际上不是关心自己,而是关心着老鼠,它欲望这只老鼠是为了老鼠本身的缘故,而并没有对自己有利的观念,它只是想要抓住老鼠。詹姆斯教授说:“我们对事物的兴趣意味着思考它们所引起的注意和关心以及它们的存在所激发的行动。这样,每种动物都对它的猎取对象或食物,对它的故人、配偶和后裔特别感兴趣。这些对象是靠它们内在的性质而迷住动物的,它们被注意是由于它们本身的缘故。所谓自爱,不是别的,只是所有我本能地加以关心的外部行动的总和而已。我的‘自私’在此只是一种对我所表现的一切外部行为的一个描述性名称。当我被自爱指引做出不给一位站着的妇女让座的事情,或者不顾邻居而自己首先抓住一件东西的时候,我实际上是爱好那个舒适的座位或我抓住的东西本身,我天生就爱好它们,就像一个母亲爱她的孩子,一个豪爽的人爱慷慨的举动一样。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一样,自私只是一种单纯的本能倾向的结果,是某些反射性行动的名称。有些命定地吸引我注意的东西,命定地要激起我‘自私’的反应。假如一个自动装置能够灵巧地模仿这些行动,称它为自私的也未曾不可。确实,我不是一台机器,而是一个思想者。但是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一样,必须和外在的事物发生关系,它们并不需要知道或关心任何纯粹内部的原则。事实上,我在这种原始的方式上越是完全的‘自私’,我的思想越是盲目地吸引到我所欲望的冲动和目标上来,我也就越缺少内心的观察。一个婴儿的纯粹自我意识,就他自己作为一个思想者来说,通常被认为是不发展的,在这个意义上,一个婴儿就像某个德国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十足的利己主义者’。”[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