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料天不假年,王叡享受了六年荣华富贵,忽然身患疾病,于太和五年六月甲辰(481年7月27日)一命呜呼了。[52]王叡死后,不但文明太后悲痛,孝文帝居然也表现出相当的哀悼。《王叡传》记载:
高祖、文明太后亲临哀恸,赐温明秘器,宕昌公王遇监护丧事。赠卫大将军、太宰、并州牧,谥曰宣王。内侍长董丑奴营坟墓,将葬于城东,高祖登城楼以望之。京都文士为作哀诗及诔者百余人。乃诏为叡立祀于都南二十里大道右,起庙以时祭荐,并立碑铭,置守祀五家。又诏褒叡,图其捍虎状于诸殿,命高允为之赞。京都士女谄称叡美,造新声而弦歌之,名曰《中山王乐》。诏班乐府,合乐奏之。[53]
孝文帝不仅在王叡的丧事上大肆铺张,甚至还不顾帝王之尊,亲自登上城楼,以示目送殡葬队列。孝文帝做出如此逾越常规的举动,其实并非出于内心对王叡的敬爱,而是意在献媚于文明太后。
五、双簧专制
上述论证,不能不使我们产生这样的认识:太和之初的政坛是由王叡把持着的,而王叡是受文明太后操纵着的。换言之,文明太后的临朝听政是通过王叡的代理而实现的,他们二人合演了双簧式的专制。不过,文明太后与王叡的双簧专制是畸形的政治现象,并不符合传统的观念与法统,这就需要用一层合法的外衣加以掩盖。这层外衣就是本文引言中论述过的所谓“二圣钦明”格局。“二圣钦明”是虚假的现象,君临天下者只是文明太后一圣而已,孝文帝并不参决政治,北魏朝廷事无巨细均由文明太后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