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排粪造影
(1)排粪造影的进展
排粪造影(Defecography)是诊断肛直肠部及盆底肌功能性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即将定量的钡剂注入被检查直肠内,模拟正常生理排便活动,在符合生理状态下对肛直肠部及盆底肌作静态和动态观察,主要用于诊断肛门直肠的功能性和与功能性相关的疾病,如盆底肌痉挛综合征、会阴下降综合征、直肠黏膜脱垂、直肠套叠、直肠前突、肠疝(小肠或乙状结肠疝)、会阴疝、多发性硬化等,是决定治疗方式的可靠依据。也有学者认为,上述疾病多数为形态改变,属于结构性疾病的范畴。
在排粪造影技术应用于临床之前,很多有排便障碍的患者多年来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和适当的治疗,主要是因为肛直肠部功能性疾病经临床会阴部检查、肛门指诊检查、内镜及常规钡灌肠检查常无阳性发现。因在直肠空虚时作排粪动作常不能发现异常,只有当直肠充盈后用力排便时才显出异常。由于缺乏客观的检查证据,使肛肠外科医生治疗无从下手。这些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有排便困难、黏液便、肛门坠胀、排便不尽感、排便时于会阴部及腰骶部疼痛。有些患者用手指插入直肠或阴道内或长期靠灌肠或长期靠服泻剂协助排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工作和生活。因此,临床上需要一种诊断肛直肠功能性疾病的检查方法,排粪造影便应运而生。Ritchie等用电影X线录像动态观察了乙状结肠的功能活动,为动态观察肠道的功能活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查手段。20世纪60年代,Broden、Phillips等用电影X线成功地观察了肛直肠的全部排便过程,对正常排便活动有了初步认识。但此法费时,设备条件要求高,不利于推广应用。为解决临床医生经常遇到的肛直肠部的问题,1978年Mahieu等设计了一种简单的排粪造影方法,并对造影剂做了改进。在1984年,Mahieu等首次较为系统地报道了排粪造影在临床上的应用。1987年,Skomorowska等报道结合录像排粪造影测量肛管直肠角和会阴下降,来决定选择最佳手术方式,已成为一种常规的诊断方法。1988年,Lahr等将一圆筒形气囊由一根软管连接到充满钡液的袋内,然后置入肛管直肠内并通过升高液袋使气囊逐渐膨胀作气囊肛门括约肌造影,用X线透视或照片记录肛管和直肠的形态及测量耻骨直肠肌和肛门括约肌的力量,评估其功能,其缺点是不能显示肛直肠黏膜情况。国内外有关排粪造影在临床上应用的文献报道不断出现。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卢任华等、龚水根等亦报道了国人排粪造影正常表现和异常表现在临床上的应用。国内彭洪云等尝试应用全结肠气钡双重排粪造影对便秘患者进行检查,其采用一次清洁肠道,一次灌钡,一次完成两项检查,但该方法还未广泛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