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在历史思想上有值得重视的地方。首先,它对于得失兴亡的认识,不怎么讲到“天命”,而强调“治乱时也,存亡势也”[84]。比之于《隋书》,它的“天命”痕迹要淡化得多。其次,它对于唐代历史上一些影响到政治得失的重大问题,提出了有价值的分析。这在《宦官传》《酷吏传》《儒学传》《文苑传》等类传的序中有突出的反映。《宦官传》序揭露宦官集团说:“自贞元之后,威权日炽,兰锜将臣,率皆子蓄,藩方戎帅,必以贿成,万机之与夺任情,九重之废立由己”,“元和之季,毒被乘舆”,“昭宗之季,所不忍闻”。最后,它对待民族关系的看法,认为应当从历史上总结出这样的经验:“当修文德以来之,被声教以服之,择信臣以抚之,谨边备以防之。”[85]又说:“但患己之不德,不患人之不来,何以验之?贞观、开元之盛,来朝者多也。”[86]它还提出“理乱二道,华夷一途”的见解[87]。一方面强调自身的“德”,一方面对“夷”也不一概骂倒。这固然同当时的历史条件有关,也可以看出自隋唐以来民族关系思想的影响。
《旧唐书》作为第一部记述唐代历史的著作,虽有不少粗率的地方,但它保存了丰富的原始文献,写出了7世纪初至10世纪初中国历史上一个盛大皇朝统治时期的历史面貌,至今仍有不可代替的史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