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只有李泌的身份、资格和经历才能使皇帝听从他的意见,换了别人,恐怕就不一定是这个结果了。诚谏,是要有一定的条件的,否则,诚谏便成了卖直取忠,便是陷君主于不义,便是杀头灭族之罪。
中国古代的“舆论监督”
【引言】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君主是否能够纳谏,确实是一个朝代的政治是否开明的重要标志。因此,有远见的士大夫往往十分注重进谏和纳谏的问题。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就曾以披肝沥胆的心情来规劝后主纳谏,他说:“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西汉)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东汉)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常常和我谈到这件事,没有一次不对桓帝、灵帝(东汉末期的皇帝,任用外戚和宦官)表示嗟叹、痛恨。侍中郭攸之、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等人,这些都是一些坚贞、诚实的人,是一些能够以死报国的臣子,希望陛下来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旺,就指日可待了。”
【事典】
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著名的大诗人元稹被宪宗任命为左拾遗,这个官名本身就很有意思,有拾遗补缺之意。元稹是一个较为关心民生疾苦的人,他就谏官的职任问题上书皇帝,他在奏章中说:“过去,太宗任命魏征为谏官,自己无论宴饮游乐,还是寝息就餐,时时刻刻都让他们跟随在身边,还命令三品以上官员入朝计议重大政务的时候,一定要派遣一位谏官跟随,以便检验各种议论的优劣,当时天下政治修明,与此有很大的关系。现在的谏官,其状况就不同了。首先,不能得到圣上的召见,其次,不能参与当前的政务,只是跻身于朝班的行列之中,按时上朝拜见圣上罢了,谏官不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实际上形同虚设。希望陛下经常在延英殿召见谏官,让他们尽其所能地发表意见。怎么能够将他们安置在谏官的职位上又对他们弃置不顾,并且疏远贱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