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
提升信息技术能力、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本门课程的主要任务。义务教育的信息技术课程,是学生进入信息技术的认知与应用领域的初始阶段,也是信息技术能力锻炼与信息素养养成的基础阶段。应该通过各种活动形式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课程的魅力,学习掌握日常生活中可感知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逐步有意识地应用解决身边的相关问题,积累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有益经验,逐步养成科学的态度与良好的习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应对信息社会的挑战打好基础。
3.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融合跨学科的应用需求
信息技术课程在内容和活动的编排、组织上应充分拓宽信息技术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师生可以超越学科的界限,强调不同学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相互渗透,进而从整体上来建构学生开放型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发展知识迁移和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4.引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关注信息技术的学习内容,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空间,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锻炼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逐步使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在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