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捕蝉戏
《吕氏春秋》:“爚蝉者,务在明其火,振其树而已。火不明,振柳何益?”按:今之捕蝉者,于黑夜置笼灯树下,而撼其树,蝉受震向灯而飞,因捕之。而周时即如此,行之数千年。此用火捕蝉也,《淮南子》谓之“耀蝉”。
又,《庄子》:“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孔子曰:‘巧乎!’曰:‘吾执臂若槁木之枝,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注:“以竿黏蝉曰承。”按:今日仍有以竿黏蝉者,法以藕胶黏于竿头,或黏鸟,或黏蝉,潜以竿拂之,黏其羽即得。此以竿黏蝉也。
盖自古小儿最爱蝉。《论衡》:“充为小儿,与侪伦遨戏。侪伦好掩雀捕蝉,充独不肯。”以小儿爱蝉之故,因常有捕蝉入城市售卖者。《清异录》:“唐世京城游手,夏月捕蝉货之,唱曰:‘只卖青林乐。’妇妾小儿争买以笼悬窗户间。亦有验其声长短为胜负者,谓之‘仙虫社’。”是自周秦迄汉唐,皆以蝉为戏,至于今不改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