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北京师范大学以及出版社的领导,正是因为他们的重视和推动,才使这套文集有了面世的机会。出版社学术著作与大众读物分社主编谭徐锋先生告诉我,因为学校和出版社要为资深教授出文集,他曾奉命与童老师商谈此事。那是2013年10月22日上午,童老师把他约到家中,谈正事也谈天说地,总之是相谈甚欢。谭主编说:童老师当时讲启功,说汪曾祺,还把他自己写就的未刊发过的小说打印稿拿出来,与他一起赏析。“老爷子的平易近人,让我倍感意外,或许是由于我对民国以来的学林掌故略知一二,所以还能对上一些话题。当时说了很久,结束后他还专门把我送出来,很是热情。”2014年,谭主编又就文集之事与童老师交流过四五次,而最后一次见面则是2015年4月。可以说,在具体运作这套文集的过程中,谭徐锋先生各方面都考虑得细致周到,为童老师提供了一次愉快的合作机会。
感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诸位责任编辑,他(她)们为这套书的编辑付出了大量劳动。据策划编辑曾忆梦讲,这套文集每一卷都有一位责编,而她则负责整套书的组织协调工作。当文集经过二校依然存在着编辑无法解决的一些专业问题时,曾忆梦和童老师的儿子童小溪先生与我商量,希望文艺学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加入进来,群策群力,完善文稿。于是在中秋节那天上午,曾忆梦、童小溪、《文学评论》编审吴子林、文艺学研究中心的四位老师(陈太胜、陈雪虎、姚爱斌和我)及文艺学专业的几位硕士生,一起在北师大出版社的二层会议室开会,商谈如何处理每一卷发现的问题,并进一步分工,由老师带着学生通读二校稿,订正错误,再由每位老师分别写出所经手的那两卷的“本卷说明”。具体分工是这样的:吴子林老师与周娆同学负责第一卷《文学审美特征论集》和第八卷《中国古代诗学与美学》,陈太胜老师与王子健同学负责第二卷《文学活动的美学阐释》和第三卷《精神之鼎与诗意家园》,姚爱斌老师与胡一飞、王文文同学负责第四卷《文体与文体的创造》和第七卷《〈文心雕龙〉三十说》,赵勇老师与段萌婕、熊超同学负责第五卷《维纳斯的腰带——创作美学》和第六卷《文学创作问题六章》,陈雪虎老师与郑浩洁同学负责第九卷《现代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系统》和第十卷《文化诗学的理论与实践》。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圆满地完成了最后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