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下,史思明作为天宝朝平卢军事的实际掌握者,逐渐对安禄山的权力构成潜在制约与威胁。甚至可以说,幽州与平卢之间这种日趋显著的分离倾向,是安禄山发动叛乱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在叛乱爆发前夕,安禄山实际已失去了对平卢的有效控制,这一转变大致发生在天宝八载(749)至十一载(752)间。从开元二十九年(741)到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任平卢节度使长达十五年,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始终实际掌控平卢。由于东北方面史料缺乏,我们难窥其详,不过若干存留于唐中央的文件记载仍透露出这一变化的种种迹象。其一,是安禄山本人的职任及封爵变化。如上所述,范阳长史与柳城太守事实上是不可兼得的,安禄山以营州杂胡的出身发迹于平卢,即从开元二十四年(736)任平卢将军算起,他实际控制平卢至少十年。也正因此,他被封为柳城郡开国公,这一封爵明确指出了其出身特点。然而正是天宝八载(749)这次看似荣耀的擢升,却暗示着安禄山事实上已与平卢没有太多直接关系。①其二,是安禄山亲信高尚的职任迁转。史载高尚“天宝元年,拜左领军仓曹参军同正员”,天宝六载(747)经安禄山奏为平卢掌书记,十一载(752)迁屯田员外郎。这次迁转值得注意。在此之前,高尚是在平卢军中供职的。其三,是史思明的职任升迁。史思明天宝元年(742)以将军知平卢军事,随后“迁大将军、北平太守”②。按:平州于“天宝元年,改为北平郡”,是卢龙军驻地③,《唐六典》规定“横海、高阳、唐兴、恒阳、北平等五军皆本州刺史为使”④,知史思明应该同时兼任卢龙军使。及至天宝
相关影视:韩国 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