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国产影片过度依赖档期。2016年第一季度因有贺岁档,票房与去年相比增长了近50%,但4月因无热门档期,票房竟同比下降了32%。4月、5月虽然有“清明节档期”“五一节档期”,但是小档期还是难以与传统的“贺岁档”“暑期档”相提并论。因此,影片普遍表现不佳的原因,也就不言而喻了。只是,国产电影过度依赖档期的问题确实存在。档期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影片自信心的体现,因此常常出现国产片为避进口大片锋芒而推迟档期的现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国产片制作多数扎堆在春节贺岁档、暑期档、“十一”档等成熟黄金档期,也与“国产保护月”密不可分。2012年以来,在不得不将进口美国大片配额从20部提高到34部的背景下,有关当局还通过在春节档、暑期档和贺岁档三大票房黄金档期以排除进口大片的方式施行“国产电影保护月”。保护是为了把国产电影培养成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生力军。但是,国产电影不仅将保护变成无限依赖的资本,而且将保护滥用为在国内市场“自愚自落”的特权。这样的问题应该尽快得到妥善的解决。
(二)全球化语境下,电影节对于中国电影业的现实与长远意义
2016年4—5月,正值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如火如荼地进行时刻,电影节所能激发出来的能量不容小觑。2016年第5期《当代电影》本期焦点栏目聚焦于国内外电影节,从商业运营、艺术创新等不同角度对电影节的现实意义进行了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