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也逐渐认识到了土耳其宗教文化的特殊性,不再将其所信奉的伊斯兰教看作“客籍工人宗教”。德国原先不允许穆斯林按照伊斯兰教风俗屠宰活牲畜。而且,国家对伊斯兰文化的认同很有限。但是,这些做法现在逐渐都被允许了。1987年,联邦德国城市迪伦(Düren)成为西欧最早允许穆斯林通过广播等公开祈祷的城市之一。德国许多城市的公共墓地也开始对穆斯林开放。联邦内政部长沃尔夫冈·朔伊布勒在2006年接受《明镜》周刊采访时表示,“在我们的国家生活着300万穆斯林,我们不是多样化的穆斯林共同体,但它肯定是我们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
两德统一之后,伊斯兰教育在德国各州也进一步受到重视。1995年,位于柏林的专设的穆斯林小学开始在国家的支持下招收学生。2006年为止,16个联邦州中,有8个允许佩戴面纱的穆斯林妇女成为教师。2010年5月17日,第二届德国穆斯林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重点解决在各级各类教育系统中设置伊斯兰宗教课程的问题。各州、地方代表,以及德国伊斯兰宗教组织和土耳其移民组织也参加了这届大会,大大提高了德国穆斯林大会的代表性与权威性,为日后进一步处理穆斯林与德国国家关系奠定了基础。负责就大学发展向政府提供建议的德国科学委员会(Wissenschaftsrat,简称WR)于2010年初完成了题为《在德国高校进一步发展神学与宗教学的建议》的报告,要求在公立大学中建立伊斯兰神学研究体系。科学委员会提出这一建议的首要理由,就是“科研体系对德国日益增长的宗教知识多元化的长期的制度化的反应”。“通过两到三个具有不同特点的伊斯兰神学研究基地所实现的制度化条件,将足以应对联邦德国的多元化伊斯兰信仰问题。”在委员会看来,大学引入伊斯兰神学专业可以为中小学伊斯兰宗教教育、清真寺、伊斯兰教社会工作和神学研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委员会还希望建立“伊斯兰宗教研究神学家顾问委员会”,以保证伊斯兰宗教团体在大学伊斯兰神学教育中的共决权。